朱元璋把国号订为“明”,其实是为了宣扬这个宗教?专家揭明朝立国背后的3个秘密

Jan12

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新知网www.lishixi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元朝建立时,南宋还在江南偏安一隅,苟延残喘,因此,元朝的战事便不可避免。何况从祖上开始,元朝就有征战、扩张的传统。然而,连年征战,必然消耗国力,赋税的加重也成为必然。这样一来,民怨沸腾,反抗势力也就不断涌现。

在反元的几股主要势力中,一开始投奔明教(又称白莲教)韩林儿集团的朱元璋,羽翼逐渐丰满,后来终于取代小明王韩林儿成为倒“元”的主力。

朱元璋

西元1368年8月朱元璋麾下猛将徐达、常遇春等率部攻陷北京,同年朱元璋在应天府(现在的南京)登基,建立明朝。西元1421年,朱元璋的儿子朱棣又迁都到顺天府(现在的北京)。

明朝不以地域名称命名王朝,而是选择了“明”作为王朝之名。那么,朱元璋选定“明”作为国号有哪些原因呢,里面暗含着什么玄机吗?

朱元璋的明教背景

首先,连朱元璋自己都毫不避讳他的佛教徒出身,而且他还投奔过号称“小明王”的韩林儿。难道这段经历对明王朝的命名有什么影响吗?

的确,根据一些史料推断,明教所宣称的“弥勒降生,明王出世”长期以来在民间影响很大,从隋唐时源自波斯的摩尼教传入中国开始,随后又由于官方不断打压等原因设法与佛教挂上钩之后,明教的民间信徒更是不断增多。因此,韩林儿才打起了“小明王”的旗号,而且他的父亲韩山童集聚势力起事时,曾自称是宋徽宗的八世孙,所以更加迎合了民间反元复宋的暗流。而朱元璋除掉韩林儿之后,顺势也就接过了这种能对老百姓产生一定号召力的名号,意图使老百姓相信他朱元璋就是上天派来拯救普罗大众的“明王”。

其次,按照明教的基本教义,之所以称“明”,是由于明教是崇尚光明的“日月神教”,该教的大本营就叫“光明顶”,这在金庸所著《笑傲江湖》等武侠小说中都能找到踪影。而朱元璋,也曾经在应天府军营外招兵的大旗上手书:山河奄有中华地,日月重开大宋天。这句话的意图十分明显,“奄”表示微弱,所以整个句子的意思就是:万里河山已经鲜有中华一脉的立锥之地,因此,日月神教要一振而起,重新恢复大宋朝由中原人统治江山社稷的格局。

朱元璋出身寒微,因此非常了解普通百姓的心思:他们一来希望中原人能够重新统治中原;二来由于素有崇拜天地日月的心态,自然也就企盼并相信上天恤念、助力中华一脉。这就给了朱元璋利用恢复宋制主张和借助日月神教教义号召民众的机会。

中华文化崇拜日月的传统

而在人类历史上,日月崇拜也是许多民族的传统。中国历史上围绕太阳和月亮的神话传说、图腾崇拜等更是不胜枚举。东汉魏伯阳所著《周易参同契》是道教早期经典,其中就有“悬象着明,莫大乎日月”,显而易见将日月看成了宇宙星辰之中的极大者。另外,在中国古代,很早就出现了祭祀日月的仪式,春分的时候在东门外拜太阳,称为“朝日”;秋分的时候在西门外拜月亮,称为“夕月”。这种传统在很多古代典籍中都有记载,如《礼记》《国语》《史记》等。按照《礼记》记载:“天子春朝日,秋夕月。朝日以朝,夕月以夕。”

还有,目前中国的考古发掘与发现中,一方面出土了大量不同民族、不同地区、不同时期刻画着日月星辰的陶器等;另一方面,也发现了一些表示祭天仪式的岩画,充分反映出远古先民崇尚天体的风俗。

另外,除了史书记载,民间还流传着大量妇孺皆知的神话故事,像平时耳熟能详的“夸父追日”“嫦娥奔月”等等。

对于这些文化传统,其实从“明”这个字的古文字形也能看出部分端倪。在古人心目中,神圣的太阳和月亮无疑是驱散 ... 、带来光明的神灵,因此,预示光明的“明”就由“日”和“月”构成。而“日”和“月”的甲骨文字形就是太阳和月亮。

当然,“明”在以前还有一种字形是“朙”,右边的“月”不变,左边的“日”换成了现在大家可能比较熟悉的“囧”,左右两部分合在一起表示月光透过窗户,仍然表示“明亮”的意思。不过,这种字形现在已经不用了,只是读古书的时候可能还会碰到。

由于古人对太阳和月亮的高度关注与重视,所以,古代有关太阳和月亮的其他称呼也非常丰富,例如:

日:白驹、金虎、赤乌、阳乌、金乌、金轮……

月:婵娟、望舒、金波、玉弓、桂殿、团扇……

既然民间如此崇尚“日月”,朱元璋把自己建立的王朝称作“明”,极有可能也是出于迎合大众与文化传统的考虑。

最后,按照传统的阴阳五行学说,朱元璋选择“明”可能也与此有关,并且是用意颇深的。那么,“明”与阴阳五行又有什么关系呢?

根据阴阳五行学说,五行与四方、颜色等,都具有固定不变的对应关系。南方属火,为朱雀,主红色。而朱元璋对于统治中心在北京的元朝而言,显然居于南方。而南方为夏、为阳,又属火,这显然都与“光明”有关。

以“日月之火”来克“金”

另外,按照朝代的“五行德运”之说,元朝是金德,五行属金;再根据五行相生相克的原理,火能克金,所以,朱元璋选择与“火”具有千丝万缕联系的“明”,他意图压制元朝、克制元朝的心思也是昭然若揭的。

虽然大约起自春秋战国时期阴阳家邹衍的“五行德运”说一直起伏飘忽不定,朝代更迭究竟是依相生轮转,还是借相克颠覆;前朝是后朝的基础,还是后朝是前朝的克星;而且每一个朝代的具体“德运”到底又是金木水火土中的哪一种……这些问题历来纠缠不清。而且,在中国历史上可以说占主导地位的儒家学说,对“五行德运”之说,其态度也是暧昧朦胧的。比如大名鼎鼎的朱熹,在欧阳修“绝统”说之后,主张过“无统”说,认为历朝历代统治为寻得“治天下”的正统依据而崇奉依凭的“德运”说,其实并不是解释朝代更替的万能理论;但是,另一方面,他在与其弟子的若干次有关对话中,据说又表露出对“五行德运”认可的一面。

反正,无论如何,“五行德运”说在中国历史上一直或强或弱地产生着影响,这是不争的事实。另外,根据不少史料记载,明朝是“火德”也能从当时的一些文献中得到证实,例如明朝徐一夔等编撰的《大明集礼》之《乐.钟律篇》“今国朝以火德王天下”等。当然,关于明朝为什么选择“火德”,也有人认为是为了继承宋朝的“火德”。那么,我们说除了继承宋朝德运,其中可能也暗含着对大元“金德”的压制,这本身也是一种并非完全没有道理的推断。至于还有人认为大元应该是“水德”,因为前面刚刚说过,本来每一个朝代的具体“德运”原本就存在着不同说法,所以这也是再正常不过的事。

在这里,还应当提到的一个巧合是,中国古代有“朱明”这种说法,它既意味着夏季,也可以指太阳,意思都不错,例如《汉书.礼乐志》:朱明盛长,敷与万物。这句话最通俗的解释可能莫过于“万物生长靠太阳”了。这大概也是朱元璋与“明”的渊源与巧合了。

然而,不论巧合也罢,天意也罢,历史的车轮其实并不以谁的意志为转移。曾经属火并且兴旺的大明朝,终于也迎来了树倒猢狲散的时刻,北京景山公园里传说中的歪脖树,也由此成了明朝覆亡的历史见证。